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委员赖玲:运用“智慧停车”解决停车难、难停车问题

发布时间:2020-04-15 17:42 来源:各界导报 记者: 作者: 阅读:
  “小张,我下午5点要出去办个事,你和我一块去。”赖玲打完电话,叹着气说:“现在出去办事至少得两个人,一个人办,一个人开着车转,就怕被贴罚单,停个车都是一件“大事”。家住商州城区的她,每天都在为停车难而犯愁。
  难停车、停车难已不再是一线城市“专利”,它几乎已成为所有城市的“常见病”,成为人们吐槽的焦点,商州区也难逃其中。赖玲告诉记者,身边经常有人跟她说买车就是为了图方便,没想到却越来越不方便。
 

  停车难问题一直是“两会”热点问题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在商州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赖玲委员为民发声,为解决商州区停车难问题建言献策。
  赖玲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市民出行常有开车几分钟,停车十几分钟的困扰,实在来不及,也有“大不了几百块钱”的想法萌生。
  要解决停车难问题,必需引入现代智能科技。赖玲委员建议建立智能停车APP,并在商州区加速推广使用。她说,有了智能停车APP后,利用手机查询实时泊位信息,司机就可以不再盲目行驶找寻停车位,可以最短时间、最近距离停车,这样就可以解决市民在目的地附近“兜圈子”的困扰,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由此引起的道路拥堵问题。
  要让智能停车APP发挥最大效用,停车位是关键。赖玲建议合理规划停车位。她介绍,被贴罚单不是因为市民不遵守规则,而是确实没有地方停。时代华城小区建设时将负一楼规划为仓库,如今仓库租不出去,也不能车停,州城路部分商铺因为没有停车位而租不出或者倒闭。
  她建议,城市规划建设中,及早规划公共停车场,优先考虑立体停车,商业街区、住宅小区,应当按规定建设停车场并投入使用。部分道路如北新街视情况不再全路段、全天候禁停,可以在宽阔的非机动车道上分路段规划好人行道、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以方便市民出行临时停车。在停车确实困难的小区附近道路宽阔而深夜通行车辆少的地段上规划设置深夜限时停车位,立好告示牌,把停车时间、要求以及违规超时停车的处罚规定一并告知市民,并对停车情况严格管理,遇有超时停车的,坚决实行拖车措施,以免影响交通。
  此外,赖玲委员还建议倡导市民现代出行理念,利用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公益广告等,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宣传,通过开展“无车日”、“全民骑行”“万人徒步”等活动,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行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率,解决停车难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