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商南政协委员:发出履职“好声音”

发布时间:2020-05-28 11:27 来源:各界商洛 记者: 作者: 阅读:
【聚焦两会】商南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发出履职“好声音”

  5月26日,商南县“两会”进入第二天,全体政协委员在列席了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法检“两院”报告和其他报告后,下午的小组谈论上,委员们聚焦中心工作、着眼重点战略、代言民生关切,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发出履职“好声音”,引发了与会人员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进一步激发着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的热情。
政协委员任战洲
  早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今后要进一步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这一观点与政协委员任战洲今年的提案不谋而合。


 
  说起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任战洲委员结合自己实际讲到,商南一直以工业强县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通过工业增量来培育主要税源,而招商引资则是提速工业的主力渠道,但许多工业项目落地难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商南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工业污水处理厂。
  如何解决项目投入的后顾之忧,给予投资人别处给不了的或更贴心的服务。任战洲委员建议,根据商南现工业规模及今后发展总量,规划一个日处理5万立方米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采取国有主导投资,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分担资金压力;减少融资时长,缩短总工期,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和招商效益。?
政协委员王景明
  “十三五”规划以来,商洛各级加大投入,实施了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中小河流流域治理项目,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态,极大提高了项目区的防洪能力,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但由于资金有限,部分河流没有纳入治理范围,如何进一步实施治理项目“治山治水”,政协委员王景明有自己的想法。
  王景明委员建议,将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和中小河流流域治理项目继续纳入商洛“十四五”规划中,加大治理力度,对没有纳入治理范围的河流,进行统计,统一纳入治理范畴。进一步落实“河长制”,责任到人,用“河长制”推动“水长清”。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公益类组织专业人才力量共同参与治水,监督河道整治,逐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使“两山”理论落地落实,提高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政协委员吴怡
  少年强则国强,每年商南“两会”上,政协提案里,总是离不开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热门话题。
  吴怡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任性、偏激、自私、自卑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甚至引发违法犯罪,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城镇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学校、家长和老师认识不到位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吴怡建议,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范畴,成立由教育、司法、卫生、科协、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组成的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小组,形成合力,确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长抓不懈,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师资的优势,建立心理咨询专家库,组建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队伍,通过开设心理成长课程、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积极开辟未成年人心灵沟通的多种渠道。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提高青少年明是非、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加强与青少年交流沟通,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加大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阳光向上的成长环境。?
政协委员杨翠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参加分组讨论的杨翠萍委员建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企业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把控“舌尖上的安全”。


 
  “只要是关乎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不论大小,都要加重处罚,使其犯罪成本大于其利益。”杨翠萍委员建议,出台对小食品作坊、小摊贩的监督和管理条例,加强对食品行业的规范管理,加大力度打击黑作坊,从源头上切断违法渠道。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检测人员培养,对相关食品进行定期检测,提升管辖区内食品安全的预警能力,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明确监管部门工作职能范围,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宣传手册等形式让群众知道食品安全各环节谁来管,谁的问题谁负责,方便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构建起以政府管理、群众舆论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让全县人民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政协委员廖全江
  随着老龄化正在快速发展,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严峻现实。如何实现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改善商南养老服务水平,成为当下亟待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廖全江委员讲到,目前商南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镇村(社区)养老(嵌入式养老)三种方式,而前两者受家庭收入、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加倾向、期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
  针对商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状,如何更好的实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廖全江委员建议通过制定“嵌入式养老”相关政策,实施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形成政府主导,民间参与,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嵌入式养老”养老模式,不断推进养老体系多元化发展。出台有关“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准入资格、功能设置、服务标准、政策扶持、收费标准等内容,协调落实建设场地、人员等资源,支持养老企业实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管理。整合“嵌入式养老”服务资源,完善嵌入式养老医疗、健康管理、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等专业化服务水平,大力倡导敬老孝老养老之风,弘扬传统美德,表彰先进,谴责不尽孝道行为,通过试点先行,从而在全县推广“嵌入式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真正实现家门口式养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