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关于完善“口袋公园”健身器材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03 16:44 来源:商洛市政协 记者: 作者:​市政协经济委 阅读:

近年来,商洛市围绕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和“体育赛事名城”目标,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幸福感。通过“家门口的绿化工程”,市民休闲空间显著增加,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社会反响良好。但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健身器材供需不匹配。部分口袋公园健身器材数量不足,高峰时段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器材种类单一,缺乏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的适应性设施。

二是科学使用知识普及不足。部分居民对健身器材功能认知有限,存在使用不当现象,易引发安全隐患;缺乏专业指导,健身效果难以保证,器材使用率参差不齐。

三是后续管理维护需加强。少数器材存在老化、损坏问题,维修响应不够及时;缺乏数字化管理手段,难以动态掌握器材使用状态。

为此,建议:

一、科学规划健身器材配置。一要科学按需布局,根据口袋公园周边人口密度、年龄结构等数据,差异化配置器材类型与数量。例如,在老年人口集中区域增设适老化器材,在儿童活动区增设趣味性设施。二要普惠全龄友好,增设无障碍设施、亲子互动类器材,满足残障人士及家庭多元需求。三要智能科技赋能,试点引入智能健身器材,提供运动数据反馈,增强科学健身体验。

二、加强器材管理与维护。一要建立动态巡检机制,由社区或第三方机构定期检查器材安全性,设置“二维码报修平台”,实现问题即时反馈、快速处理。二要推动多方共管,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通过“认领维护”方式参与管理,减轻政府运维压力。

三、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一要提供可视化指导,在器材旁设置简明操作说明牌,附二维码链接教学视频,方便居民随时学习。二要开展社区培训,联合体育部门、高校志愿者定期举办“科学健身课堂”,讲解器材功能及运动防护知识。三要打造示范点,选取2~3个口袋公园作为试点,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驻点指导,形成可推广模式。

四、推动“体绿融合”发展。一要鼓励体育部门、社区举办特色活动,结合康养主题,组织“口袋公园健身打卡赛”“家庭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提升器材使用率。二要融入城市品牌,将健身设施与商洛生态文化结合,设计秦岭主题特色器材,强化“康养之都”形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