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关于加大农技培训力度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5-04-03 16:41 来源: 记者: 作者:市政协常委、市科协副主席李文强 阅读:

近年来,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确保农业稳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以及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商洛市商州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全省唯一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案例被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科教动态》刊发,在全国推广。然而,当前农技培训在人才队伍不足、服务效能有待提升、推广基础保障不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为此,建议:

一、强化农技培训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严格资格认定与选拔。建立农技推广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优秀人才。借鉴大学生村官模式,选拔农业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充实基层队伍,工作一定年限后,在提拔、评职称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年轻人投身农技推广。二是完善职业发展通道。优化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审、晋升机制,提高薪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解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三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参加专业培训,邀请科研人员授课,提升其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使其及时掌握新的农业技术与知识。

二、创新农技培训内容与方式。一是优化培训内容。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对农产品加工、营销等新兴领域增加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农民需求,制定分层分类培训课程,提高培训针对性。二是创新培训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课程,线下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运用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增强培训效果,让农民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三、加大农技培训基础保障力度。一是保障培训经费。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技培训的资金支持。运用市场手段,鼓励基层推广机构开展有偿服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二是完善硬件设施。配备充足的交通工具,保障农技人员下乡推广安全、便捷。在乡镇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技培训与推广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完善省市涉农科研单位、高校与基层的人才交流机制,选派人员挂职锻炼。农业重点县市选派人员到发达地区学习。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派制度,优先选派农林类大学生,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