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应按下“快车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把“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作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10月下旬赴粤招商考察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中西部地区各省份都很重视这次发展机遇,纷纷提出将自身打造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战略腹地”或“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等口号,都抢先举办产业对接招商活动,拿出了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来吸引高质量项目投资和落地。考察企业也都在积极行动,甚至主动出马,想在西部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但我市在这一机遇面前步伐过慢,还存在主动走出去对接洽谈项目还不多,服务高质量项目落地的承载力还不强等问题,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做到协同推进,让商洛在承接东部高质量产业转移的浪潮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为此,建议:
一、摸清自身家底,做到知己知彼。要对市内生态、文化、康养等资源的区域分布、发展现状、市场前景、产值产量、产业链延伸等进行梳理,定期归纳、动态更新,客观掌握全市整体优势和各县区自身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制定招商地图,发布项目清单,明确目标企业,为外出招商考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派出招商小分队准确掌握目标企业发展意愿、投资动向等,将我们的比较优势和目标企业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做到互惠共赢。
二、建强沟通机制,做到畅通无阻。今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密集举行东部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个别省份甚至按产业类别举行专题对接会,在竞争日趋“内卷”的招商洪流中赢得主动,抢得先机。据了解,全省除商洛和咸阳两个市外,均已在深圳建立办事处,办事处在内联外通、精准招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议我市在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城市成立联络办事处,推动工作关口前移,推进跨区域协同发展。
三、优化营商环境,做到承载有力。当前,全市各县区工业园区发展不平衡,部分园区承载力有限,基础设施、生活设施等硬件有待改善,污水处理、供气供电、公共排污等设施落后。建议要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各县区工业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要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基础,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抓好协调与互补,明确各县区产业分工格局,以补链固链强链构建完整产业价值链。要树立系统思维,合理吸引东部一、二、三产优质项目系统性落地,有效弥补产业链短板,助推全市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
四、完善人才机制,做到广纳贤才。人才是创新的动力和产业发展的基石,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可移动性相对较弱。要将项目引进和人才引进共实施、同推进,下大力气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建议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比如在住房、就医、就学、生活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激励、项目资助、职称评审、人才项目评选等方面提供支持,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五、推进西商融合,做到借船出海。当前,西安正在加快推进“两个中心”建设,西安对东部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以及在西部的引领力越来越强,东部许多优质企业、产业都将西安作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建议将西商融合工作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结合起来,贯通起来,突出产业联建,强化链群互补,促进产业共兴、项目共建、园区共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