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关于发展会展经济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8-07 08:37 来源:市政协 记者: 作者: 阅读:
  会展经济是伴随现代会展业发展而形成的新经济增长点,因其强大的经济功能、品牌效应、产业带动作用,成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据专家测算,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其产业带动作用愈发被各级党委政府重视。
  我省高度重视会展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会展相关企业达两万多家,陕西特别是西安会展经济规模和水平处于西北地区领先地位。近年来,商洛举全市之力打造康养之都,策划了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秦岭生态旅游节、木耳文化节、丹凤红酒节、洛南音乐节、尾矿经济论坛等活动,会展经济有所发展,但总体规模较小、节庆活动数量较少、场馆设施相对落后、会展企业发展滞后,会展经济发展和提升的空间较大。
  我市紧邻西安,处于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发展会展经济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议出台《商洛市加快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建立全市会展业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商务、文旅、发改、财政、工信、农业、交通、供销等部门共同参与,专题研究全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困难和问题。参照外地市做法,设立会展业专项资金,明确扶持方向,奖励重大品牌展会、市场主体,引导培育专业展会及相关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二是培育特色会展经济。围绕我市区域、产业特色和城乡消费潜能,突出"秦岭、气候、绿色、生态、金属、非金属、农特产、水源地、先秦文化、秦楚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质元素,重点策划和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具有商洛地域特色的会展项目,形成秦岭绿色生态会展产业特色。同时,在7县区开展"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支持鼓励各县区、园区聚焦主导产业,策划组织会展项目,培育1-2个专业型会展总部,逐步扩大商洛会展经济规模。
  三是推进会展品牌建设。要支持尽快恢复举办"中国核桃节",扩大商洛核桃之都的影响力;围绕"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策划全国性的养老、康养、医养结合等产业高峰论坛和会议;支持现有秦岭生态旅游节、环秦岭自行车赛、柞水木耳文化节、丹凤红酒节、洛南音乐节、尾矿经济论坛等会展项目扩大规模,创新组展、服务、运营等模式,加大媒体、社会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推动提升展会影响力。鼓励本土展会通过申请注册商标保护、通过国际认证等提升展会的影响力和品牌优势。鼓励各县区和各部门引入全国峰会、高端论坛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会议活动入驻商洛,以会招商、以商招商,拓展投资吸引、贸易合作平台功能。
  四是促进会展市场主体发展。支持和鼓励各县区新建或提升改造专业性会展场馆,合理布局建设商务、旅游、住宿、餐饮、娱乐、停车等服务配套设施,满足参展商、专业观众等各类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健全壮大场馆运营、组展组会、设计搭建、主场服务等上下游全产业链会展市场主体,明确节庆会展产业链"链主"企业。探索多种方式培育和做大做强会展企业,发挥会展行业国有企业优势,在会展场馆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承办重大会展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推动"会展+"持续发展。深度对接我市3+N产业链,以链为媒,搭建相关产业经贸交流会展平台,积极谋划和培育与产业链条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本土展会项目。引导重点展会与论坛、推介、演艺、赛事、文化创意等相关活动融合,增强与产业招商、旅游消费的协同发展,提升展会综合效应,逐步构建多元化、宽领域、高层次的会展产业链。以品牌展会为龙头,加快推进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等配套产业发展,推动展会、赛事、节庆等活动与招商引资、论坛、推介会协同发展。(市政协委员陈发春反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