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斌:建议在重点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发布时间:2025-02-26 21:24
来源:各界导报
记者:
阅读:人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50%以上。由于其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的特点,而且90%发生在医院外,常常造成患者的突然死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心源性猝死最佳抢救时间和方式是在事件发生的最初3-5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每延迟1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术和除颤,其生存率就下降7%-10%。”黄学斌委员表示,“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是提高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的有效举措。”
黄学斌建议,财政部门设立专项资金,把AED的合理配置和推广使用纳入到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规划,将AED购置、后续维护、更新费用以及培训、宣传费用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制定鼓励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公共急救设施。根据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分布距离等因素,优先在火车站、汽车站、学校、车站、体育馆(场)、大型商场超市、影剧院、游乐场、大型办公楼(包括酒店、生产车间)等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配置AED,并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正确使用AED的方法,保障心脏骤停患者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救治,以提高突发心脏病的抢救成功率。
黄学斌还建议,组建AED网络体系,信息入网管理,绘制AED地图,建立卫生应急志愿者队伍,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加强公众急救技能知识教育和宣传,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案例时,敢救、会救、能救。(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