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委员履职 >  建言议政

推进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开创康养之都建设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4-10-14 10:07 来源: 记者: 作者:寇立亚 阅读:

在现代社会,体育已经深度嵌入经济体系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市相继举办了城市马拉松、“四国”男篮挑战赛、国际U19沙滩排球锦标赛等一系列品牌赛事,初步构建起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体育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有目共睹的成效,全民健身有力推动了“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但是,客观来看,由于我市底子薄、基础差、起步迟,与国内全民健身发达的保定市、邯郸市等地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结合市政协组织全民健身开展情况的考察和调研,现就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加快融入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建议如下:

一、强化政策引领,为健康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向保定市学习,探索人大立法,制定《商洛市全民健身条例》,把市、县(区)两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完善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全民健身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养老、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消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列入《条例》,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融合管理体制、产业运行机制、鼓励激励机制、日常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为我市健康体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二、实施人才振兴策略,推动健康体育产业突破发展。将健康体育专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抓好人才培育和引进。市县(区)要制定加强专项人才建设计划,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吸引更多懂健康和体育专业人才,有激情、善作为的社会有识之士投身健康体育事业。体育主管部门牵头认真谋划储备体育领域项目,完善市县(区)体育项目库,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和支持。学习保定市“逐年打造、形成届次、一县一品”,打造地方特色赛事的经验,如定兴孙氏太极拳大会、涿州足球联赛、高碑店全国攀岩挑战赛、易县自行车赛等,重点培育“一县一特色”全民健身精品赛事,以赛事引领和促进体育场馆、培训、中介、传媒等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快体旅文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向邯郸市学习,尝试以“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为抓手,加快体旅文产业融合,以健康体育项目为纽带,展示22℃商洛自然优势、地方美食的特色和魅力,不断深化与西安及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鼓励支持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走出去”学习交流,不断扩大商洛体育“朋友圈”。依托商洛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体育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布设智能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篮球场等体育设施,让外地游客在风景如画的商洛体验旅游休闲和运动健身的快乐。

四、探索体育生态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发挥我市食用菌、核桃、板栗、茶叶等生态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体育和生态融合发展。各县(区)积极培育美丽休闲农业和体育运动休闲小镇项目精品,发展乡村游、休闲游、民俗游、农业体验游等,将体育运动、竞技赛事与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相结合,吸纳周边群众就业,帮助农民在家门口出售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助推乡村振兴。

五、强化体育康养融合,助推康养之都建设。加强体育和医药、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培养抖音达人、网红达人、微信达人等民间形象大使,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人群设计多层次运动休闲康养宣传计划;同时有效整合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精品赛事的知晓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商洛对外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全方位宣传助推“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