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政协

常在群众身边 走进百姓心里
——记陕西省商南县政协构筑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双向立体通道

发布时间:2025-02-07 15:39 来源: 记者: 作者:董明华 阅读: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商南县十届政协开局以来,倾力打造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一室一团一茶话吧一平台”的双向立体通道,让政协委员常在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里,让界别群众真切感受到“委员在身边,身边有委员”。

委员工作室 架起民心桥

“一杯清茶,几张桌椅,有问题进来反映反映,遇到烦心事坐下来聊聊天,闲时来看看书、喝喝茶……”住在附近的群众都熟悉这个地方,这是商南县政协在汪永委员处设立的“委员工作室”,周围群众都愿意到这儿来坐坐。

联系群众、团结各界、凝聚共识、服务大局是委员履职的责任担当,也是检验履职成效的重要标尺。2022年以来,商南县政协在全县启动委员工作室建设工作,政协委员汪永在县政协精心指导下建立了委员工作室。从那以后,工作室所在地成为了过往群众经常光顾的地方。

为了更方便开展工作,更好服务居民,汪永委员与城关街道办人大政协工作联络组积极联系、密切配合,依托商南县政协指导和城关街道办帮助,“嵌入式”打造特色基层综合型服务平台。

工作室在疫情期间积极捐款献爱心,为一线抗疫人员送温暖;会同街办社区举办重阳节茶话会活动,为高龄老人送去实实在在的关怀……一件件暖心事例展示着委员工作室的建设成果,也一笔一画地书写着工作室委员的履职答卷。

惦记到、脚步到、温暖直抵人心。“没想到离委员这么近。”许多群众之前从未与政协打过交道,无意中走进委员工作室,看到工作室各种工作制度、社情民意收集箱、社情民意收集反馈台账,深切感受到委员是为群众办实事的。

目前,商南县政协已建成区域、界别、个人三种类型,县级委员之家、界别委员议事厅、镇办委员联络站、连片村协商议事会四个层面的委员工作室9个。

近距离倾听民意、了解实情,委员工作室在摸索中不断成熟,职责定位也变得更加明确,工作实效也更加凸显。各委员工作室还建立台账制、提案发起、委员协同工作等机制,邀请政协委员不定期开展履职活动。

“在群众身边建立委员工作室,就是要将政治协商工作深入群众,亮出政协委员身份,让基层群众家里家外的‘急难愁盼’有地方可说、有委员帮解。”谈到工作室的建设初衷,县政协主席张贤慧如是说。

委员服务团 聚合解民忧

“医生,我的眼睛不舒服,您帮我看看是什么问题?”“我们家最近遇到了烦心事,想寻求法律帮助......”随着商南县政协“委员服务团”开展的“为民服务”活动陆续走进各镇、村(社区),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一些专家的服务。在这过程中,商南县政协的这些“委员服务团”各展所长,耐心倾听群众心声,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在委员工作室服务身边群众的基础上,如何使界别服务能辐射更广,造福更多群众?今年以来,商南县政协创新打造了具有界别特色、专业特色的委员履职服务载体‘委员服务团’,定期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发展献良策’主题实践活动和送政策、送健康、送教育、送科技、送文化、送农资‘六送下乡’活动,让委员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充分发挥优势和特长深入到群众中去走访交流,及时反馈民意,帮助解决问题。

相对于委员“单打独斗”,“委员服务团”的“报团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界别群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各“委员服务团”纷纷立足自身的优势和资源,通过“委员+专家”等模式,积极开展“常态化+集中”的“为民服务活动”,“基层治理委员服务团”通过民法典宣传、以案释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一系列活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群众文化委员服务团”通过文化讲座、文艺演出、书籍或书画作品捐赠等活动,给群众送去他们的“文化大礼包”......政协积极“搭台”,委员们倾情参与,商南县政协组建“委员服务团”开展的“为民服务”活动不断精彩上演。

“政协离我们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在“委员服务团”一次次答疑释惑、解决一件件“关键小事”、一场场排忧解难中,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

委员茶话吧 协商聚民智

“有茶共品尝,有事好商量!”近日,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镇委员联络站茶话吧里,一场“茶桌恳谈会”“小微协商”活动如期举行。金丝峡镇委员联络站轮值委员叶文娟和部分群众代表坐在茶桌旁,就“监督调研旅游市场环境 共商共建大美金丝峡”主题开展专题监督调研协商活动,通过深入实地调研了解情况,监督协商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建设大美金丝峡建言献智、出谋划策......大家面对面、肩挨肩,茶话吧就是“议事厅”,茶桌就是“发言席”,茶水就是“凝聚剂”。

商南县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见面先泡茶”是商南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2023年6月以来,商南县政协坚持“人流在哪里集中,协商就在哪里进行、民意就在哪里收集”的理念,探索推行在“茶话吧”进行“小微协商”的新形式,得到界别群众和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

“参加这样的协商会,感觉跟平时在家门口喝茶聊天一样,有啥意见都敢提,有啥建议随口就敢说,也爱说。”金丝峡镇太子坪村支书李录奎欣喜地表示。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要求“鼓励和支持参加协商的各方讲真话、建诤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协商氛围”。商南县政协据此为委员“茶话吧”明确了“融入日常、一如家常”的工作标准和“不限人数、不限时段、不限规格、不限场地”的四条新规,根据需要把街头巷尾、农院场坝的茶聚活动,转化为便捷的协商活动,既机动灵活地拓展了政协履职阵地,又使委员更加紧密地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助力党委、政府汇聚各界智慧、凝聚发展力量上展现新作为。去年6月以来,商南县政协累计传送协商进展信息100余条,涉及惠民“微实事”70多项。

一杯杯清茶,承载的是履职情怀;一缕缕茶香,凝聚的是为民初心。商南县政协的“茶话吧协商会”推行以来,有效助推了“小微协商”走深走实,成为商南县高质量发展的独特“推进剂”。

智慧政协平台 线上线下融合

平台思维是互联、互通、互动的网状思维,是开放的、创新的思维。在商南县政协主席张贤慧看来,商南县政协的“智慧政协”平台,是给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打造的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发言席”,也是一支随时畅所欲言的“麦克风”,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场内场外互动。

2023年10月,经过两个月的调试运行,商南县政协的“智慧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商南县“智慧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设置有提案办理系统、社情民意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委员履职评价系统等10个子系统。此外,使用“智慧政协”APP可平稳跳转到“秦商量”平台,与省政协“秦商量”平台完成对接。

试运行期间,分批次、分重点组织政协委员、政协各委室开展平台操作培训活动,并进行平台模块完善、功能测试,全县182名政协委员安装使用商南县“智慧政协”APP。去年以来,平台录入提案273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74件,录入政协要闻72件。

商南县政协倡导全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各镇(街道)政协联络组,各民主党派积极下载使用商南县“智慧政协”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线上履职活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履职信息化水平,并借助平台中的“秦商量”模块,与全省各级委员形成学习交流圈,不断扩大委员履职“朋友圈”。

商南县“智慧政协”平台系统实现了“政协24小时在线、永不关门的全天候、全方位履职模式。”商南县政协主席张贤慧高兴地说,商南县“智慧政协”平台,已成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凝聚共识的新载体、建言资政的新渠道。

如今,商南县政协的一个个委员工作室,一支支“委员服务团”,一场场“茶话吧协商会”,一个崭新的委员履职平台,它们之间相互贯通、有效衔接,共同构筑起了一条商南县政协立足界别特色、服务界别群众的有效通道,成为连接委员和界别群众的“连心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