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政协

山阳政协对县城蓄水成湖工作进行调研

发布时间:2015-09-01 10:36 来源:商洛政协网 记者: 作者:陈定春 编辑:寇静 阅读:
   本网讯:城市品位是城市空间、城市布局、建筑风格、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等城市内部要素,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潜在和直观的综合素质的反映,高品位的城市对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为充分挖掘县域水资源,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县城,提升城市品位。近期,山阳县政协经济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县政协副主席隆小平的带领下,会同县水务、住建等有关部门深入该县十里、城关,重点对县河、西河河道蓄水成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县委报送了《关于提升城市水韵品位,建设生态宜居县城》的报告,引起县委高度重视,并将此报告在《山阳工作》中转发。
  山阳县属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县河与西河在县城交汇,属季节性河流,河道四季流量分配不均,冬春时常断流。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县城畜水成湖美化环境工程,2006年水务局利用砂砾石装袋堆筑两座蓄水坝进行蓄水试验,形成了一定水面。接着在老县河桥上下修建三座浆砌石拦水坝,经实践证明,在上游不断流或者来水量大于坝基渗流量的条件下,修建拦水蓄水是可行的。从2009年底开始,特别是在2010年“7.23”水灾后,在修复加固堤防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在县河修建拦水(砂)坝27座,西河修建拦水(砂)坝9座。从近4年多拦水(砂)坝的运行情况来看,不仅起到了稳固河床,保护两岸河堤安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打造了县城蓄水成湖的景观。县河逐步形成了东至卜吉河、西至西河桥间断性水面,有力提高了县城防洪能力,增添了县城灵气,美化了县城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品位。但冬春常呈现干河滩,不能形成覆盖整个河床的连续清澈水面,使县城品味大打折扣。一是水面呈显季节性,河道时有干涸;二是现状与我县总体规划目标不相吻合;三是建设跟不上县域时代发展要求;四是河道管理体制有待完善。蓄水成湖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开发开放;有利于美化县城,促进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善县城生态,打造真正的宜居环境;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示范推进。委员们建议:一要科学布局,编制蓄水成湖建设总体规划;二要突出重点,由西河先行试点逐步展开;三要加强领导,健全科学的河道管理体制;四要扩大宣传,强化教育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