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助推洛南文化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5-12-23 16:08
来源:商洛政协网
记者:
阅读:人
本网讯:近年来,市县政协委员多次就发挥洛南文化优势,建设陕西文化大县、陕南文化强县目标,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文化软实力投入,着力打造洛南特色文化品牌》提案,要求县委、县政府以深度挖掘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等重点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了认真落实委员提案,县政协先后三次组织委员、常委就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研视察,为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15条。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认真落实,到目前全县各项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文化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全县社会事业的重头戏,遵循“五纳入”原则,即: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持之以恒全面发展。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文化工作实现常态化,并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种专题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全县文化工作。同时,在资金投入方面,已建立健全以县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全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经费以及镇办、村文化活动经费得到足额拨付。目前,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文化建设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二是基础设施稳步创新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1亿元,建成华阳影剧院、剧团业务用房和各镇(办)文化站,其中一类站标准3个,二类站标准9个。引资1000余万元,洛南首家数字影院已投入使用。社区文化室和村级文化室普及率达到100%,建成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站1个,镇级服务点16个、村级服务点243个。县图书馆和县文化馆均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并配套建成县图书馆、16个镇文化站和12个社区标准化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实现镇、村(社区)全覆盖,文化馆、图书馆、镇文化站“两馆一站”免费开放。今年前三季度,“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人(次)达14.5万,同比增长17%,比市考指标高2个百分点。
三是文化市场管理规范运行。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实现规范化目标。先后组织开展了“净网”、“清源”、“秋风”等专项行动,全县持续保持“扫黄打非”专项整治高压态势。大力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和法制宣传活动,实行不定期突击检查电子产品经销商店、出版经营单位、印刷复制企业等,严厉查处取缔违规违法文化经营行为,针对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等重点死角死面,从严从重从快狠抓整治整改,强力肃清文化市场各种不良现象。目前,全县无制黄、贩黄现象,多年来文化市场无重大案件发生。
四是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坚持把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制定《文化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文化艺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各类业务培训,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文化领域各类人才数量质量稳步提高,专业结构、岗位结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县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均享受财政补贴,县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艺专业人员占比达89%,县剧团在省艺校委培的16名学员已学成聘用,通过人才振兴计划充实基层文化事业17名大学生。全县110多个业余文艺团体300余名文艺骨干,已成为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主力军,常年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活动,行政村群众文化活动年均9场次以上,全县城乡文化团队网络渐趋形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