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通民心
新疆巴州政协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抓手,践行“四下基层”“一线工作法”,引导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联系群众、倾听民意民声,一些接地气、有内容、有温度的社情民意信息进入党政决策程序和部门单位办理事项,提高了“直通车”实效。
一、强化组织,打造政协履职“金钥匙”
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各专委会和县市政协联动抓”的工作格局;州政协主要领导关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要稿件亲自审阅、修改,明确1名副秘书长和1名干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人民团体等参加单位,建立起专门的社情民意信息汇集网络,与市县政协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联系点加强联络协作,组建成一支500余名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
制定《自治州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任务,定期通报专委会和县市政协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委员履职“五个一”的重要内容,纳入委员年度履职考核。
打开渠道广撒网。在县市建立10个社情民意信息员联络点,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网络。将委员活动室、政协委员之家等作为社情民意的收集功能站,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与视察调研、提案办理、团结联谊等履职活动有机衔接,及时收集整理意见建议。
二、提升能力,推动“直通车”跑出“加速度”
把社情民意信息采写质量作为关键环节。开展专题培训、委员培训、以会代训。2023年,全州政协系统举办委员培训班19场,选派6名干部到县市专题授课,培训委员、信息员1700余人次。
盯紧社情民意信息收集、转办、反馈等关键环节,助推社情民意“直通车”走上落实问效“高速路”。对社情民意信息坚持当日签发、当日报送。巴州党委主要领导对州政协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专报》每期必阅,重要信息必签。州政协对批示交办做到“无缝衔接”,建立健全完善社情民意信息交办、办理、反馈机制,逐件协调跟踪、件件回复反馈,主动“全面跟进”,由州政协办公室会同州党委信息督查室对承办单位办理社情民意信息情况进行视察监督,推动社情民意办理落地见效。
三、服务大局,架起干群“连心桥”
将全州164个委员联络站(工作站)、委员工作室基层协商议事点作为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场所,组织委员参与到基层社区矛盾调解中心、业主委员会等活动中,形成“微建议”近100条,推动群众成为“关键小事”参与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推动建立乡镇(街道)专门“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不断通过一个个“小切口”助推完成一批民生实事。一线协商不成功的,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去年,全州政协系统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73条,62条信息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落实。对21个界别,按特点和专业相近等原则划分8个界别活动组,由召集人组织开展活动,广泛收集整理散落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层级的社情民意,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思考后形成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为党政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