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立“1123”机制 打造“同您协商” 履职品牌
2022年以来,铜陵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协相关文件精神,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坚持在制度化、程序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探索打造“同您协商”品牌,创新建立“1123”——“一品一特色双联三会”工作机制。“一品一特色”,即“一委一品、一县区一特色”,9个专委会、一县三区结合实际,建立各自子品牌。“双联”,即主席会议成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界别联组)、界别(界别联组)联系驻点部门单位和界别群众。“三会”,即定期召开委员读书分享会、协商监督会、民情恳谈会,努力将“同您协商”建成党政需要、群众欢迎的政协履职品牌。
一、突出品牌特色,搭建协商平台。一是坚持品牌引领。制定《扎实推进全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实施意见》,以“同您协商”为母品牌,9个专委会、一县三区结合实际,建立各自子品牌,形成上下联动品牌矩阵。9个专委会分别围绕“提案‘321’工作法、真心助企、农信农情直通车、共建美好家园、走基层惠民生、立法协商、‘一片一书五走进’”等打造品牌。4个县区分别以“枞情民意”、“议关(官)键事”、“微言畅‘义’”、“有事交(郊)给我”建立协商子品牌,发挥“专长”特色,强化品牌引领作用。二是建强阵地载体。围绕基层协商阵地建设,市政协提出“六有”统一要求:有固定履职场所、有工作室标识牌、有牵头人和界别委员介绍、有履职协商机制、有工作活动记录、有成果风采展示。三是规范管理考评。坚持“专精特新”建设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分区域、分行业、分批次推进界别、乡镇政协(界别)召集人工作室建设,先后建立了党派、工会、科技科协、农业界别及新阶层服务业、妇联咨询等委员工作室,并结合铜陵产业发展,打造铜艺、白姜等文化产业委员工作室。
二、强化互联协同,凝聚协商合力。一是坚持各方互联。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完善主席会议成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制度。专委会与界别坚持“选题同向、活动合力、服务联动”,统筹谋划市政协年度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和界别协商课题。二是坚持多级协同。探索建立市县区政协界别联动机制,围绕上下共同关注课题,开展联动协商监督活动。近两年来,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最干净主城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等一批课题,进行联动调研监督。三是坚持聚焦民生。建立界别联系单位和群众制度,开展身边协商、身边议事。枞阳县政协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拆迁安置、村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等群众关心的议题,组织驻乡镇政协委员开展调研和民主监督。
三、坚持双向发力,提升履职质效。一是读书分享聚共识。建立“月度读书、季度分享”专委会+界别循环轮值机制,坚持线上线下结合、思想行动共进,以“委员读书活动、政协大讲堂、党校高校专题培训”等为平台载体,推动读书与履职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二是民情恳谈听民声。坚持政协委员联系群众面对面、服务民生心贴心,多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推动政协履职不断向基层延伸。三是协商议事促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选择切口小、针对强、有共性的问题,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中充分协商,把一件件“烦心事”变成“舒心事”。经济委在金融企业建立“同您协商”真心助企委员工作室,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工会共青团青联界别联组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权益保障情况,形成重点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