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1-29 20:36 来源:商洛政协网 记者: 作者:王甲训 编辑:唐俊峰 阅读: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发挥好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关键所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重大意义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的工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重要意义,对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成效至关重要。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为政协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政协委员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他们代表所在的党派、团体、民族、阶层参加政协组织,参与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是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和力量源泉。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人民政协有效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政协委员是政协的主体,政协工作的潜力在委员、实力在委员、活力也在委员,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必须通过委员的参与来实现,履职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委员素质和参政议政的水平。为此,必须依靠发挥委员作用,提升履行职能的实效。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现实需要。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第一次专委会主任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界别和委员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要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发挥委员作用是重要前提和关键所在。这就需要人民政协不断探索发挥委员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更好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二、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范围和形式

政协委员发挥作用,主要是以履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基础,围绕党委政府及部门的工作来开展。着重应从以下四方面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

一是在政治协商中发挥主体作用。利用政协的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和专题协商座谈会等会议,让政协委员广泛参与,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邀请党政有关领导到场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书面的形式报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让政协委员感到所提意见建议受到重视,感到真正在发挥政治协商的主体作用。二是在民主监督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组织委员对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和行风评议,应邀担任特约行风监督员、评议员等形式发挥作用。对委员提案采用主席会督办、视察推办、协商会办等形式,提高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增强委员履行职能的积极性。三是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委员围绕党政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激发委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鼓励委员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进一步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四是在科学履职中发挥主体作用。科学履职、助推发展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永恒主题。在履职工作中,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做好岗位工作,发挥好所在行业的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多参加政协活动,发挥好政协工作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发挥好所在界别的代言人作用。

三、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

有效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政协组织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有利于提高政协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成效。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委员参政水平。把政协委员的学习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来抓,通过不断更新和丰富政协委员的知识来提高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能力。首先,组织委员在学习把握十八大精神基础上,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点学习培训人民政协理论、政党理论、统战理论。其次,通过会议、委员活动、内部刊物等让委员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形势。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教授向委员做形势报告,及时通报党政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等,激发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热情。再次,组织委员加强政策法律和公务礼仪以及科技等多领域知识的学习,提高委员综合素质。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促进委员参政有为。首先,加强委员动态管理。不断加强政协委员管理办法,明确委员参加会议和活动的要求,规范委员履职行为。建立委员履职情况登记表,根据履职情况加强动态管理,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委员履职通报和述职评议制度。加强对委员参加政协各类会议、视察调研、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活动情况的考核,组织政协常委在常委会上进行履职承诺和年度述职,定期向委员及其所在单位通报,增强委员履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三,建立委员激励考核机制。在政协系统中大力开展“科学履行职能、争当优秀委员”活动,制定《优秀政协委员评比表彰办法》、《优秀提案表彰办法》等制度,并在政协全委会上进行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是搭建工作平台,激发委员参政活力。按照党的十八大对政协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搭建委员作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广阔平台,拓展委员履职空间,激发委员参政活力。首先,搭建委员知情平台。召开政府、政协领导联席会和政情通报会,让委员知晓“上情”,为委员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创造条件;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及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让委员掌握“实情”,使委员的咨政建言既有深度、更有力度;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让委员了解“外情”,使议政建言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搭建委员活动平台。建立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和基层的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委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委员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年至少提交一件提案、反映一条社情民意、参加一次调研视察、撰写一篇调研报告,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搭建委员经常性的履职平台。第三,搭建委员建言平台。认真做好政协全委会议的委员大会发言,召开座谈会、专题协商议政会和专委会、委员小组会议等会议,让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建言献策。利用多种形式,扩大政协宣传,展示委员风采,反映委员心声,体现政协履职成效。

四是积极协调服务,优化委员参政环境。政协机关作为政协为委员服务的机构,要为委员履行职能提供服务、搭建平台,创造有利于委员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政议政的环境。首先,牢固树立委员主体观念。发挥政协机关的主导作用,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政协机关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政协委员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和工作宗旨,为委员充分发挥作用尽心出力,为委员履行职能热情、高效服务。其次,主动走访联系委员。建立政协领导走访、慰问委员制度,加强与委员的联系沟通,建立健全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群众、专委会联系委员活动小组制度。加强政协领导与政协委员、各专委会与政协委员、各专委会与党政部门的联系沟通。第三,充分保障委员民主权利。要通过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委员,进一步维护政协委员的权益,使委员能够心情舒畅、尽职尽责地参政议政、发挥作用。委员所在单位应支持委员参加政协活动,积极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保证其各项待遇不因参加政协活动而受到影响。第四,积极改进委员履职作风引导广大委员按照俞正声主席对政协委员提出的“要遵守章程、认真履责,坚持真理、勇于直言,拒绝冷漠和懈怠;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力求客观公正,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要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拒绝奢靡和一切利用权力或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的要求,切实改进作风,统一行为规范,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自律意识,注重体现优良作风,以更好地发挥委员职能作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