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四个协商”平台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专题协商 重在准确
选择协商课题是专题协商的首要关键,协商课题必须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政协力所能及的事关全局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意义。丹凤县政协充分发扬民主,在提炼出协商课题后,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进行审议。同时,加强与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全面展开调查研究,提出科学性、前瞻性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政协先后围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经济、文化旅游、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重要课题,与县政府进行专题协商,大部分协商成果及时转化为相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的措施,得到了较好地落实。
对口协商 重在常态
对口协商是政协组织和委员依照机构分工和所在行业趋同相近原则,进行对口联系沟通协商。它是人民政协履职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重在经常性、不间断。丹凤县政协把经常性对口联系协商列入专委会工作重要内容,先后围绕饮水安全、学前教育、移民搬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城市公共设施管理、诉前调解、人文县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林业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开发、残疾人工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四大重点区域建设等涉及对口联系单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了14次专题调研、对口协商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界别协商 重在优势
界别协商是政协发挥人才优势的方式和途径,是各方汇集力量攻克行业难题的实现形式。近年来,丹凤县政协将全县185名委员编制成25个政协组,并按照“五有”标准,为16个基层政协组建起了标准化的委员活动室,为界别开展经常性活动,委员经常性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推荐66名委员担任33家职能部门行风政风民主监督员,组织委员积极参加党政部门行风评议、重要工作检查督查、目标责任考核和有关听证、旁听等活动,开辟了界别协商的新渠道。各界别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通过开展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义务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免费提供产业发展基金、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结对扶贫帮困、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向灾区及敬老院捐款捐物、安置闲散劳动力就业等形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提案办理协商 重在互动
提案办理协商重在互动、重在追究问效。近年来,丹凤县政协在实践中探索了提案办理协商程序设置、协商形式设定、协商结果回应及建立承办单位、提案者和政协组织三方沟通协商等机制。在提案办理协商中,探索了同类提案集中专题协商、不满意提案二次协商办理、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面对面协商办理、提案委员参与式协商办理等形式,形成了承办单位、提案者、政协组织三方沟通协商机制。为确保提案协商办理取得好的效果,丹凤县政协联合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加强对提案办理的督查督办工作,促进提案的办复落实。2012年以来,所立的324件提案,办复率达到100%,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分别在75%和90%以上。2014年,县委、县政府还将15件政协提案列入政府部门目标责任,与其它各项工作一起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
(作者系丹凤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