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促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5-01-29 20:59 来源:商洛政协网 记者: 作者:于金生 编辑:唐俊峰 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洛南县政协积极顺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拓展协商民主的途径和形式,积极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活动实践,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推进协商民主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1、全委会议整体协商。坚持在每年的政协全委会上,利用全民关注、社会议论、集中建言优势,利用大会发言、小组讨论、联组讨论等“面对面”协商方式,邀请专家、学者、群众参与,委员直接“对话”书记、县长、部门负责人,高起点、高层次、高效率推进协商民主,反映利益诉求。3年来,委员围绕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重大问题议政建言,提出意见建议600多条,先后有30多位政协委员围绕中心工作在全委会上专题发言交流。会后,把这些发言摘编成《良策》一书及其续集,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确保协商成果吸收转化。

2、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充分利用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联席会进行协商。八届二次常委会围绕河南农贸市场迁建、三次会议围绕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开展视察调研,有力推动了重点工作的落实。八届七次常委会组织政协常委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形成《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有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3、专委会对口协商。提案委员会针对县城管理中群众反映的红白喜事乱摆乱放等突出问题、文史委员会针对城乡建设中雕塑的设立问题、经济委员会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社会法治委员会针对社区矫正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与政府有关部门对口协商,受到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各项工作积极开展。

4、主席会议重点协商。3年来,县政协主席会议先后对全县教育布局,旅游产业发展、河洛文化开发,河南市场拆迁等开展调研,调研报告被县委主要领导批示有关部门参考。先后对核桃、农家乐、劳务输出等农村产业发展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建设、文化设施建设等进行调研视察,形成了《关于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等10篇,提出意见建议85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5、政协委员界别协商。八届一次全委会专门安排6个不同界别的8名政协委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作大会交流发言,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经济、教育等6个界别11名委员就《突出“五抓”,努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洛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等进行发言,这些发言引起了各方面高度关注,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作出批示,会后以《洛政通报》的形式全文刊发供各级各部门决策参考。

6、政协提案办理协商。2013年,共收到委员提案133件,经立案审查87件,作为意见建议转交有关部门办理46件,办复率100%,委员满意率达到98.6%以上。其中《关于将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关于集中捕杀病犬游犬》《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关于巩固双创成果、整治城区烧烤市场》《关于加强洛惠渠管护治理》等重点提案,在办理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各界群众积极参与,效果突出,深得民心。

二、几点启示

1、完善协商制度,形成管用的制度体系。要明确和细化政治协商的具体内容,将党委政府重要决定、重大建设项目、重要人事安排、重大民生问题等方面的事项纳入必须协商的范畴。明确政治协商的主要程序,从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准备、协商会议的组织、协商成果的报送、协商意见的处理和反馈等方面进行规范,尽可能对每个环节作出具体规定。以程序性制度为支撑,推动将政治协商纳入党委议事规则、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政府工作规则,真正落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要求。

2、创新协商方式,探索有效的运作模式。应探索协商方式的多元化。可将会议协商与视察督查、提案督办、民主评议等形式有机结合,也可将会议协商与书面协商、网络协商等有机结合,尝试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应扩大协商的开放度。注重开门协商、开放协商,根据不同的议题邀请相关的群众代表列席政协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协商,真正使专题协商会议成为广聚民意、广集民智、广纳群言的“神仙会”,不断扩大协商议政的参与范围。

3、主动争取支持,促进协商成果的运用。党委在协商各方中处于主体地位不容置疑。作为政协组织,一方面应主动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特别重要的协商成果力争列入党委常委会议或政府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应紧盯不放,加强跟踪督查,防止“议了便了”。要把采纳政协建议、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作为政府部门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确定专人跟踪督查,确保办理落实。
   (作者系洛南县政协主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