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协工作 >  专委会工作

强化“四抓四提升” 推动专委会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19 17:44 来源: 记者: 作者: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任 徐凤莲 阅读: 打印

政协专门委员会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工作机构,是政协组织委员开展履职活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在主席会议坚强领导和分管副主席悉心指导下,紧扣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创新,认真履职尽责,通过突出强化“四抓四提升”,推动专委会工作提质增效,为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 抓理论武装,提升政治引领力

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好政协专委会工作的前提。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利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组织引导委员和委室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政协工作重要理论,筑牢思想根基,凝聚思想共识;利用专委会周例会、委员工作室、支部会议,围绕调研协商、社情民意信息撰写等课题,系统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履职能力。在开展各类履职活动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专委会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专委会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向发力。

二、 抓调研协商,提升建言资政力

调研协商是政协专委会的主要履职形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全力做好政协调研协商活动。一是精选课题,找准履职切入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问题,广泛征求委员、界别群众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力求选题科学精准、符合实际。近年来,围绕健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宿产业发展、古镇古村落保护等课题开展调研协商,取得良好成效。二是精心调研,确保成果真实性。调研前联系职能部门,召开情况通报会及业务培训会,让委员知情明政、熟悉业务。调研中组织委员深入现场、深入一线,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了解情况。在调研点位选取上,坚持好中差结合,全面了解真实情况。三是精准协商,增强建议可行性。组织委员,并邀请熟悉议题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界别群众代表,进行深入讨论、广泛交流、充分协商、集思广益,形成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建议可行、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先后有4篇调研报告获得领导批示或刊发,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助力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三、 抓文史征编,提升文化影响力

编印文史资料是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的主责和主业,文史委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史工作新要求,积极开展文史资料征编工作。一是建强队伍,夯实工作基础。采取聘用文史研究员、资料员、特约撰稿人等方式,组建文史工作团队,根据课题内容,选择性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资料征集和编撰工作。二是严把质量,打造文史精品。紧扣地域文化和党政关注点选题,依托专业人士和社会力量开门办文史,多渠道收集归纳整理资料,认真做好征稿、编稿、审稿、定稿各个环节工作,反复打磨、持续优化,严格把好“三关”,力求文史图书导向正确、内容详实、装帧精美、雅俗共赏。三是加强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举办图书赠阅、对外交流、图书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扩大文史资料阅读群体和社会知晓度,让文史资料更好地服务社会、传承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 抓服务管理,提升履职保障力

强化服务意识,在开展调研协商、集中视察等重要履职活动前,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县区政协,摸清基本情况,对重要工作材料和学习资料分析整理,汇编成册,及时向委员发送,协助委员快速融入工作,提高履职效能。加强委员管理,明确委员履职方式及要求,动态统计并反馈委员履职情况。密切与委员沟通联系,常态化走访看望委员,及时了解并协助解决委员在履职中的困难问题,为委员履职提供全方位支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结合委员专业特长和自身优势,组织引导委员开展自主调研、微调研微协商、撰写提案、提交大会发言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委员履职热情,推动专委会工作提质增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