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协工作 >  专委会工作

增强“四种能力” 提升协商效能 不断开创农资环委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5-08-19 17:44 来源: 记者: 作者:市政协农业农村和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吴建军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市政协农业农村和资源环境委员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增强“四种能力”,提升协商效能,不断开创农资环委工作新局面。

一、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确保专委会协商建言“说得对”。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专委会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武装,着力提升与新时代协商履职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把握能力。一是持续深入学。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组织专题学。用好委员工作室交流平台,组织委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引导委员先读书后议政、边读书边议政。三是联系实际学。把专委会党建工作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在学习实践中统一思想、明辨是非,不断强化政治认同,努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

二、着力增强调查研究能力,促进专委会协商建言“说得实”。坚持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做到“不认真调查不发言、不深入研究不协商”。一是科学选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广泛征集调研议题,力求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近年来,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三茶融合”等议题开展协商议政,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肯定。二是深入调查。每次调研前,向各对口联系单位收集相关资料,确保委员知情明政,在调研中能发现问题、提出真知灼见的建议。组织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真实倾听群众呼声和基层意见,为更好地建言资政掌握一手资料。三是认真研究。在深入调研获取丰富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先后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余有本教授就茶产业等专题开展讲座,把重点放在研究具体工作意见建议上,力求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

三、着力增强联系群众能力,务求专委会协商建言“说得准”。高度重视在协商实践中提升联系群众能力,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围绕群众所期所盼议政建言,努力做到建言建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一是引导委员密切联系界别群众。按照市政协党组《关于加强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引导委员深入界别群众,广泛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二是畅通界别群众反映情况渠道。充分发挥社情民意信息便捷高效的优势,引导委员关注“三农”领域、资源环境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政协渠道及时反映群众诉求。三是拓宽界别群众参政议政途径。针对网络协商议政的特点,鼓励委员开展微协商,通过委员工作室常态化协商,突出群众参与互动,通过在政协委员与群众间架起沟通桥梁,让各界群众能够参与到政协协商议政中来。

四、着力增强合作共事能力,推动专委会协商建言“说得好”。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协商实效。一是搭平台。近年来,通过委员工作室,扎实推进“微协商”工作,真正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协商议政的平台。二是聚合力。为更有效地汇聚各方智慧、更广泛地增进共识,持续加强各方联动,对上贯彻上级精神、争取工作指导,对下加强工作联系、联合开展活动,形成了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共同发力、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三是凝共识。注重在调研考察、会议协商等各项履职活动中主动联合党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界别委员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为更好地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建言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