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协工作 >  专委会工作

注重专委会建设 发挥专委会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15 17:19 来源: 记者: 作者:商南县政协主席 张贤慧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商南县政协在加强专委会建设、管理方面,主要做了四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夯实专委会基础。一是党建+专委会,强化政治引领。由专委会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将全县77名党员委员全部纳入各专委会党支部管理。县政协党组成员每人分管1至2个专委会,并以普通委员身份参加专委会履职服务活动,形成了“一面旗”引领“一盘棋”的效能。二是学习组+专委会,强化思想引领。将政协委员全部纳入15个学习活动组管理,由每个专委会管理2至3个学习组,一体推进党建、学习、调研等活动,形成了党支部+专委会+学习活动组“三合一”履职模式,将基层政协拧成了“一股绳”。三是政协智库+专委会,强化业务引领。根据专委会职能建立了工业、城建等6个领域34名专家组成的政协建言献策智库,在专委会统筹下参与调研、建言,为县域规划、决策提供咨询,提升了专委会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二、压实职责任务,发挥专委会作用。一是定岗明责,有效发挥专委会职能。为经济委、提案委增设副主任职数各1名,为各专委会分别调配1-2名工作人员,优化岗位设置。同时将协商调研、评议监督等任务分配到专委会,要求各专委会每月至少撰写1件提案、发表3篇宣传信息、反映5条社情民意信息,每季度组织小微协商1次,每半年开展对口协商1次,让专委会成为政协履职的基石。二是对口负责,有效凝聚部门合力。各专委会分别对口联系1至2个政协参加单位、15至20个镇办部门,既对口落实协商调研、评议监督等任务,又将专委会优势和部门职能融合起来,拓展了履职路径。三是归口定责,有效激发委员所能。将界别委员全部归口到各专委会管理,督促委员落实读书学习“五个一”要求和履职服务“六个一”要求,负责委员日常履职的在线考核和年度履职的综合考核,充分发挥了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

三、丰富履职载体,彰显专委会优势。一是多元搭台,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经济委借助县总商会平台搭建了界别委员工作室,文史委借助县图书馆等平台搭建了委员读书吧,社法委在金丝峡景区等设立委员监督岗7个,提案委在社区建立了乡贤议事堂2个、百姓说事点6处,科教委在茶海公园等设立委员茶话吧21个,将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赋能基层的平台优势。二是开门协商,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将界别群众、乡贤能人等组织起来,敞开大门开展小微调研、小微协商、小微监督活动。2024年,协商办理企业融资、手续办理等具体事项26件,促成产销对接6300多万元,协助基层调处群众矛盾41件,赢得了方方面面的好评。三是创新履职,发挥资源富集的优势。经济委通过智慧政协系统组织“千人朋友圈·心系家乡情”远程招商等活动,吸引北京、上海等4地商会及近百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科教委联合县科协等成立了12支委员服务团,常态化开展“六送下乡”活动,受益群众超千人,切实发挥了专委会作用。

四、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专委会管理。一是完善制度,形成规范化的工作规则。修订完善了《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了专委会人员组成、活动规则、工作原则等,确保专委会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二是量体裁衣,落实个性化的指标任务。制定了《专门委员会履职量化考核办法》,按照个性指标60分、共性指标40分、加分项(亮点工作)20分的比例对专委会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制定了5个专委会的工作规则,专门制定了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和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实施办法,将履职服务指标化、履职考核规范化,引导各专委会比学赶超、创优争先。三是守正创新,构建特色化的协商机制。各专委会将创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提案委创新了“局长与提案人面对面问询”的督办提案模式,社法委探索了“委员现场问询、部门现场答题”的协商监督模式,教体界、文化艺术界委员探索了送教、送戏下乡等活动,“一委一精品、一界一亮点”的协商特色日益彰显。

下一步,商南县政协将务实创新、积极作为,推动专委会履职再上新水平、迈上新台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