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利用情况报告
按照市政协2016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就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3月24日,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3月31日,召开了对口协商座谈会,听取了洛南县政府关于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的汇报,8名政协委员就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作了议政发言,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国有个鞑子梁”名片初步形成
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位于洛南县北部的石坡镇刘塬村,距县城45公里,海拔800—1100米。东与李河村良坪接壤,南与刘塬村东院毗连,东西宽约1.4公里,南北长约5.2公里,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现有村民25户44人(常住户5户),大小房屋25座158间,其中危房5座16间,已倒塌9座21间。村落房屋及附属建筑均取材于山梁的片麻岩石板,散乱闲置的石磨子、石碾子、石碌碡、石槽,绿苔相伴,保存完好。石板房墙体层层相扣、线条分明,银灰色石板瓦鳞次栉比、参差有致,构成古朴简洁、恬静回归的古貌遗风,美不胜收。鞑子梁石板房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成为我国罕见的石板房古民居遗址群落。鞑子梁的美,集中反映在苍凉、回归和乡愁上。它所承载的丰富内涵反映在文化之美、历史之美上。无论把鞑子梁称作“石板房文化古村落”遗址,或“农耕历史文化活化石”,都不为过。陕西国画院院长范桦先生曾说“中国有个鞑子梁”,指的就是鞑子梁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近年来,市政协组织力量对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进行了研究。从2014年5月开始,走访鞑子梁及周围村民30多户,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拍摄照片万余张。在深圳大学问永宁、西北大学徐卫民等教授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形成了《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认识和定位》的论文。论文的论点“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定位,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肯定。2014年12月24日,市政协与洛南县政协联合,邀请西北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卫民,陕师大教授李令福、肖爱玲,西工大教授任云英及商洛本地的文化学者陈道久、朱轩堂等,举办了“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学术研讨会和对口协商会。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洛南鞑子梁石板房其规模全省唯一、全国少有,是一处非常典型的石板房古村落。鞑子梁与少数民族有关。自东汉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据考匈奴、粟特人、蒙古人都曾居住鞑子梁,尤以蒙古族人居住的资料更多。鞑子梁是宋金古战场,是一处典型的古城堡。元时商州正堂皇子千奴曾在此筑城。鞑子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属性,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具有标本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征,文化意义十分重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价值亦十分重大。
为了加大对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宣传力度,市政协与洛南县政协联合编印了《中国有个鞑子梁》摄影册,举办了《中国有个鞑子梁》摄影展。洛南县政协编印了《洛南文史》“中国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专辑。2015年7月24日,市政协以《社情民意信息》报送了关于保护开发“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建议。2015年8月17日,省政协以《社情民意信息》(总第649期)专报了“关于保护开发‘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建议”,得到了省上领导和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省文物局以陕文物函〔2015〕330号“关于保护洛南县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的报告”回复省政协,认为洛南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保护利用价值较大”,要求地方政府“积极申报传统村落,争取鞑子梁村早日列入省级和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促进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建筑的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并表示“将积极指导并大力支持鞑子梁村的申报与保护工作”。市委《商洛工作》2015年第一期刊发了《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认识和定位》论文。在今年召开的市政协三届五次全会上,部分委员提交了对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的提案。凤凰、腾讯和《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鞑子梁石板房的照片也出现在南航飞机的宣传折页上。著名作家贾平凹、著名文化人士雷涛等文化名人驻足鞑子梁赞叹不已,市内外游客纷至踏来、络绎不绝。仅2015年“五一”节假期就有五万多人慕名而来。今年3月29日,日本大阪艺术大学教授竹园城文、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刘文斌、渤海大学教授李辛一行10余人慕名来到鞑子梁进行文化采风。鞑子梁是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有个鞑子梁”名片初步形成。
二、保护、开发和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洛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有关领导多次深入鞑子梁实地考察,县文广、旅游、住建等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对鞑子梁古村落的空间范围、民居建筑等物质遗存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程度等进行全面调查摸排和影像固定。特别是通过积极争取,省文物局已对鞑子梁古村落进行了传统老院子普查登记。2015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段德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悦多次与县政府、石坡镇政府就鞑子梁的保护性开发进行洽谈。2016年3月25日,县政府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斗乡村建设有限公司就鞑子梁的开发顺利签约,这意味着鞑子梁的保护与开发正式拉开帷幕。按照双方合作方式,就鞑子梁“古村核心区”四组院落25座158间房屋已完成回购工作,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
尽管洛南县在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与社会各界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保护不够,古村落濒临消失。随着住户搬迁、人去房空,鞑子梁石板房处于自然消亡状态,近两年就有9间房屋倒塌,其他房子及附属建筑也不同程度损毁。加之大量无序的游客来此观赏,也对石板房建筑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人为破坏。鞑子梁正在变为一座荒凉的山头。随着时间的流逝,古村落文化遗存也即将消失。
二是对接不够,申报工作进展缓慢。省上领导和省文物局高度重视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要求地方政府“积极申报传统村落,争取鞑子梁村早日列入省级和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促进鞑子梁石板房古村落建筑的整体保护与合理利用”,表示“将积极指导并大力支持鞑子梁村的申报与保护工作”。但洛南县的申报工作还没有开始对接,目前仅停留在普查登记层面。
三是规划滞后,没有专门机构负责。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保护、开发和利用,没有编制统一规划,仅形成了鞑子梁美丽乡村建设合作合同。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搞开发,开发就可能造成毁坏,就可能留下遗憾。同样,对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目前还没有成立专门机构,没有专职人员,仅由镇、村、组负责看护监测。
四是文化史料挖掘整理不够。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学术研究仅停留在初始阶段,村史族史以及风俗习俗、语言特征、民歌小调、故事传说等活性的文化史料都还没有开始。
三、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是祖先对商洛的眷顾,是留给后人十分宝贵的遗产。这一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遭到破坏而消失。对鞑子梁尽快加以保护和合理开发,使“中国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再现辉煌,让“中国有个鞑子梁”唱响全国,唱响世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
1、强化实物管护。鞑子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当务之急是实物保护。县政府应及时成立洛南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管委会,配备专职人员,提前介入鞑子梁古村落的看护、监测,修缮、管理,坚决杜绝人为破坏、自然倒塌的现象发生。加强对古村落住户的宣传,让他们主动参与古村落的保护。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引导,保护好生态环境。
2、加强史料挖掘。请洛南县政府及市上各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作进一步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整理,并把学术研究成果进一步固定下来。还应把即将消失的鞑子梁原住民的家族演变、风俗习俗、宗教习惯、语言特性、古经传说、情歌小曲、工匠技术等等活性的文化遗存收集起来,为保护开发提供文化学术支撑。
3、加快申报进度。洛南县政府应安排有关部门尽快将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资料整理出来,主动向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汇报情况,积极申报传统古村落、文化古遗址等,争取鞑子梁早日列入省级和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和文化遗址保护名录,争取省上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4、研究民族身份。洛南县政府的民政、公安等部门,应考虑解决鞑子梁原住户民族属性的变更问题。鞑子梁的张姓几户人,曾多次提出要求变更为蒙古族。这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回归问题,这更利于鞑子梁的旅游开发。这在我省和外省都有参照案例。
5、定位起点要高。洛南县政府应对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的价值作进一步的评估,定位要高,起点要高。鞑子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护是第一性的。山上保护性开发,山下应是商业性开发。鞑子梁应是文化景区开发,文化性、古遗址展示是第一性的。应考虑在鞑子梁建设鞑子梁石板房民居群落博物馆、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博物馆和鞑子梁古城堡遗址。还可考虑建立高校美术写生基地、美术博物馆。鞑子梁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应与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古村落保护结合起来,统一策划、统一规划,一张蓝图,而不是低层次的商业开发。我们现在研究的鞑子梁,只是狭义的乔、刘、张、杨4个自然院落形成的自然村,7个多平方公里。建议把鞑子梁后的金鞍沟包括进来,达15个平方公里,这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浑然一体地貌风格的自然村。
6、唱响历史故事。鞑子梁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传奇色彩很浓,故事性很强。洛南有关方面要组织力量挖掘鞑子梁故事,唱响鞑子梁故事。如果我们弄清匈奴后裔在鞑子梁的情况,鞑子梁的历史就可以延伸两千年;我们弄清唐朝粟特人在鞑子梁的情况,那将是对丝绸之路宣传的一大贡献,我们可以与西域中亚的一些国家建立联系,进而推动我们的旅游产业;我们弄清前金统帅部在鞑子梁一带,元朝皇子千奴在此筑城,一个金元古城堡一定会在全国有名,甚至世界有名。应做到保护开发与宣传推介同频共振。持续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到鞑子梁踏勘、创作、采风。可考虑创作一首歌曲,以赞颂鞑子梁石板房独特的文化古村落及自然景观之美。可考虑编排一部艺术作品,拍摄一部纪录片或微电影,全方位展示鞑子梁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让“中国有个鞑子梁”唱响全国,唱响世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