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深挖洛南文化遗产 加强保护传承利用

发布时间:2024-11-28 17:31 来源: 记者: 作者:农工党商洛市委员会 阅读: 打印

商洛市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历史底蕴厚重、文化源远流长。“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洛南均有实证。仓颉造字遗址,被誉为“汉字之源”;树龄5000余年页山古柏号称“天下第一柏”;境内文物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分布密集、特色鲜明的旧石器遗址举世罕见,是110万年至3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旧石器旷野点300处以上,出土旧石器文物15万件以上,核心遗址群落的面积达50平方千米,时间跨越了距今115万年至5万到3万年左右。

洛南县文化遗址规模大、规格高、持续时间长、文化内涵多元、地域特色鲜明,在中华文明探源和文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地标意义,急需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

为此,建议:

一、深挖潜力,加快建设文旅融合项目。积极筹集资金,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动洛南旧石器博物馆建设,力争2025年建成开馆运营,接待游客。持续挖掘仓颉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实施研学项目,打造西安近郊研学旅游目的地。实施中华汉字城项目,打造洛南仓颉造字新地标。策划做好千年古柏旅游项目,增加洛南旅游产品内涵。

二、积极策划,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围绕高速项目,突出重点区域,积极策划项目,申请建设旷野遗址保护群落(如张豁口、孟洼等),洞穴保护群落(如龙牙洞等),远古生态林区,林间、洞穴古人类生活环境复原展示区,古人类狩猎、采摘、刀耕火种、聚会活动塑像展示群落,园区功能分区及遗址地点的标识设施等项目,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增进社会各界的人类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争取支持,建设高水平文保展示区。积极争取国债和“专精特新”项目资金,以及国省文物主管部门专项资金,依托洛卢榆商高速,策划文化遗址展示项目,同时依靠招商和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强化保护经费保障。吸纳民间资本,并鼓励、扶持民营企业、社会力量深度参与遗址保护展示的各项工作,为建设、运营获取足够资金支持和永续发展动力,力争把洛南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文物研究、保护、展示基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新的文化旅游新名片。

四、强化宣传,提升洛南古文化影响力。积极组织开展研学项目,开展“遗址群考古体验”活动,策划拍摄影视、动漫等多类型专题片,开展专题推介,持续办好举办仓颉文化旅游节、伶伦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围绕洛南古人类文化资源,开展说洛南唱洛南画洛南等活动,不断提升洛南古文化影响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