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刻不容缓
随着巩固衔接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的管理和处置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一些长期闲置、发展失败、报废淘汰的村级经营性扶贫资产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规范处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和资产流失,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已迫在眉睫。
为此,建议:
一是理顺机制,解决不能处置问题。尽快规范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管理相关办法,明确县镇村在农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和时限要求,建立常态化的农村集体经济资产运营监管机制,及时掌握资产经营情况,对达到处置条件的资产明确处置责任和时限,变“是否处置”为按要求、按时限主动处置,避免造成村集体经济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二是明确条件,解决不敢处置问题。进一步细化资产分类、确权和管理办法,理清村集体经济资产总账,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制定详细的资产处置标准清单,对资产达到哪些条件和要求应该处置进行分类明确,建立负面清单,让村上能够更加直观的知道哪些项目资产符合规范处置条件,并及时大胆的采取规范处置措施,避免项目资产二次损失。
三是规范程序,解决不会处置问题。分类研究制定简洁严谨、便于操作、符合要求的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程序,形成内容清晰的处置流程图和规范统一的处置资料模板,让村一级看得懂、会操作,能够对符合处置条件的项目资产,依流程图直观、公开、透明、规范处置。
四是加强监管,解决处置不规范问题。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资产处置的审批、评估、公示和审计机制,实现对村级各类扶贫项目资产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做到该盘活的盘活、该利用的利用、该报废的报废、该拍卖的拍卖、该上交的上交、该处置的处置,确保处置过程公开、透明,防止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