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引领商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4-24 09:42 来源:市政协 记者: 作者: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商洛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但还存在着综合创新基础薄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平台建设滞后、本土创新人才匮乏等方面的不足与短板。为此,建议:
  一是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新体系。紧扣市委"一都四区"目标定位,聚焦"3+N"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整合并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效能,打造一批高质量、高能级、高贡献度的新型研发机构。从项目研发、场地建设、落地补贴、人才引培等多方面给予经费支持,推进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设立商洛新型材料、文化康养、数字经济、特色农业科创中心等,作为重点产业创新链的融通平台,支持建设产业协调创新共同体;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跨界融合的共享平台,协调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共享;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使用。
  二是激发创新主体成长壮大新动能。在全市实施科技创新主体量质"双提升"工程,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入库培育企业-规下高新技术企业-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开展"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优秀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阶梯式培养成长机制,鼓励商洛企业和机构参与各类型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在商洛高新区和商洛经开区建立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七县区建立县域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人才新高地。完善人才服务管理制度,分层分类提供定制化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在部分科技计划项目中推行高层次科技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推进省市协同培养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工作,打造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支持青年人才和本土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四是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枢纽新功能。加速市级科技服务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和服务水平双提升,通过完善支持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的相关措施,以及构建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建设功能齐全的高水平技术市场、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职业技术经理人等方式,加速科技服务资源高度聚集和优化配置,构建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个人和单位科技成果双转化多落地。市县政府在进行财政预算时加大向科技创新领域的倾斜力度,可通过对科技创新试点项目的建立、对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购买、对重要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扶持等方式来提供转化支持,促进在市县或更大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五是打造特色资源创新策源新引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足地方资源优势,以商洛高新区和商洛经开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商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新型材料、文化康养、数字经济、特色农业等市级重点产业科技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的原则,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综合运用"揭榜挂帅"等多种方式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加快智慧矿山、人机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开展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加强平台整合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项目支持,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力,不断催生产业新形态。(市政协委员徐祥勇反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