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体教融合” 推动全民健身
随着市委市政府中国康养之都、中国赛事名城、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目标的稳步推进,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与实现商洛发展目标关联密切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呈现出了规划先行、惠民为本、参与广泛、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调研中也发现,“体教融合”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体教融合”观念滞后,“体教融合”缺乏系统成熟的政策、机制、制度保障,“体教融合”实践过程管理松散、指导乏力、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建立健全地方法律法规,为“体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制定出台《商洛市全民健身条例》,从地方性法规层面完善法律保障。二是继续完善实施《商洛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商洛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政府行政规划,从规划设计方面增强“体教融合”的组织力量。三是建立体育与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体教融合”的统筹力量。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系的迭代升级,不断增强“体教融合”的保障合力、实施合力、发展合力。
二、建立大中小学校“体教融合”教育网,提升“体教融合”实践能力。一是重视体育人才的发掘、培养,大中小学校学生中有大量体育苗子,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发现、培养、输送,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建立常态化体育人才发掘、培养、输送机制,整合体育运动学校教育能力,把体育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推向更高水平。二是重视青少年运动会、大中小学军训等工作的举办实施,加强运动项目设计指导、运动过程跟踪指导、人才发现培养指导,加强军训项目的设计指导管理。三是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体育教师从业保障、落实体育教师供给、提高体育课堂效率。四是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拓宽学校课后服务视野,建立运营好体育兴趣小组,有条件的社会体育场馆适度向大中小学提供优惠开放服务,社会体育组织要充分利用节假日为大中小学生提供体育训练、体育研学、体育竞技指导。
三、建立“体教融合”保障机制,促进“体教融合”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规范财政支持资金保障,建立市县两级“体教融合、全民健身”专项资金,严格专项资金运营监管,切实提高资金利用率。二是加强“体教融合”监督管理,将“体教融合”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公开、公平、公正考核,同时设置“体教融合”工作负面清单制度,对执行不力的进行惩戒警示。三是实施“体教融合”工作奖励激励机制,将奖励激励工作与其他奖励激励同等对待。
四、培育“体教融合”全民参与体育生态,促进“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工作生活压力、调节情绪情感、矫正不良习惯、激发个人成就感。全面把握“体教融合”的全民性不仅包括体育运动参与者多年龄段、广兴趣范围、紧时间约束,而且还存在运动项目设置、运动技术指导、运动安全防护等诸多问题的特点,在“体教融合”全民参与方面,一是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培养群众参与运动的兴趣喜好。二是加大体育运动社会组织的培育,体育主管部门对各级各类体育运动社会组织要实行有效监管,促进体育运动社会组织良性发挥作用。三是加大群众体育赛事的组织实施力度,借鉴贵州村超等外地先进经验,依托赛事名城的身边经验,让群众性体育赛事成为全民健身的舞台、赛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