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 助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制定了《商洛市“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培育康养体育产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围绕“打造国际排球名城·建设中国康养之都”,市上策划了以发展排球、龙舟、拳击三个项目为重点的“秦岭传奇”系列品牌赛事,各县(区)也相继推出了气排球、拔河、钓鱼、太极拳、武术、山地运动、自行车等特色赛事活动。2024年,我市成功举办了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世界锦标赛,用最优美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最完善的保障为世人献上了一场中国特色、陕西风采、商洛韵味的体育盛会。经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康养之家•国家排球训练基地、“一带一路”国家青少年排球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中华龙舟训练基地已经在我市落户建设,承办了全国青少年排球比赛,全省气排球联赛、青少年排球锦标赛等一系列高规格高品质赛事,全社会“以赛谋城、以赛兴城”的认识正在提高、观念正在转变,对发展赛事经济的热情和动力正在增强。
但是由于我市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总体欠账较大,按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市、县还有17个场馆没有建设到位。体育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体育赛事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赛事运作大多依靠行政推动,办赛主体单一,赛事经济对促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为促进我市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发展赛事经济环境,提高赛事市场运作效益。一是借鉴学习发达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建立体系化、针对性的配套法规政策和工作实施细则,健全领导协调机制、融合管理体制、产业运行机制、鼓励激励机制、日常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二是体育部门要与卫健、文旅、宣传、财政等部门积极沟通,理清各部门在发展赛事经济中的职责和作用,细化分工,强化协作。三是探索市场化办赛经验,支持体育赛事由企业主体举办,体育行政部门以裁判身份“管”体育,各种社会力量以运动员角色“办”体育,增强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宏观规划。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赛事活动根基。一是对标市级“六个一”、县级“七个一”、镇村(社区)“三个一”目标,加快补齐短板,力争在十四五末期完成规定任务。二是在全市建成一批全民健身示范社区,积极筹资建设体育公园、智能化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场地,把健身场地设施建到群众身边。三是加快推进“一馆一园三基地”建设,为举办高品质和高质量赛事活动发展赛事经济打好基础。
三、挖掘地域特色,构建多层次品牌赛事体系。一是围绕打造“中国赛事名城”目标,结合商洛体育赛事市场需求及公共资源的约束条件,充分利用商洛优美自然环境及特色体育传统优势,提高体育赛事体系的整合度和挖掘度,进一步打磨“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精品赛事,形成区域体育赛事发展格局。二是积极申办各种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助力形成高水平竞技赛事、本土特色体育赛事、大众体育联赛等多层次品牌赛事体系,不断提高已有品牌系列赛的办赛规格和品质,拓展系列赛的社会价值和赛事影响力。
四、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排球气排球运动。一是围绕打造“国际排球名城”目标,在市、县两级均成立男女排球队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排球运动进社区、进公园、进商圈,逐步加强专业化组织运营,着力打造独具商洛特色的“村VA”体育名片。二是做强做优现有“气排球联赛”,继续加强排球赛事的文化建设。三是持续加强与国际排联的合作,扩大赛事覆盖项目和参赛国家范围,将排球打造成展示商洛良好投资环境和国际形象、促进国际友好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