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赛事添彩城市发展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国际排球名城、中国赛事名城”为契机,积极探索“赛事+”经济发展模式,为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赛道。但是由于受到起步晚、基础差等因素制约,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特别是赛事经济的支持投入、品牌挖掘、市场培育等方面仍需要下大气力研究,为此建议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建立赛事经济发展政策机制。建立体育部门与农业农村、商务、文旅、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府领导包抓、部门协同、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符合商洛实际的赛事经济发展政策,统筹解决赛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顶层设计,从规划总则、分析研判、总体要求、空间布局、产品体系、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商洛赛事名城建设规划、体育产业规划和赛事经济发展规划进行设计。完善体育赛事经济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重点体育赛事活动监测制度,将赛事经济发展纳入县(区)及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以坚强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大人才资金支持,为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大对体育教育、学校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选拔专业优秀的体育人才进入教育系统,配备专业的体育老师或引进专业体育机构合作等模式,提高体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出台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或赛事,加强体育教育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体教融合事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体育项目资金,研究设立赛事经济专项引导资金,加大对重大赛事活动的扶持力度,支持引进赛事高水平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等。研究设立全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给予体育产业政策扶持,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发展良好发展环境。创新融资模式,通过贷款贴息、奖励、资助等方式,鼓励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体育赛事活动,激励办赛主体创新策划赛事举办模式。
三、创新市场化运作模式,为赛事经济繁荣向好注入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市场化办赛环境,出台支持社会参与办赛的政策,大力引进培育高水平的赛事公司参与赛事活动组织和品牌赛事推广,切实提升赛事市场开发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商洛赛事和国内同类赛事的交流,对每个赛事进行精心策划和包装,做到“一赛一策划”“一赛一包装”,重要赛事聘请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参与。针对“家长团”“亲友团”“同学团”“粉丝团”等不同观赛群体,实行定制式政策和服务,在赛事期间嵌入美食体验、休闲娱乐、产品展销、民俗文化、农业观光等内容,打造能玩、能逛、能体验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四、深耕品牌特色体育赛事,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申办各种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助力商洛形成高水平竞技赛事、本土特色体育赛事、大众体育联赛等多层次品牌赛事体系。不断整合和挖掘商洛特色的赛事活动,深入推进“一县一品”赛事活动走深走实,不断融合商洛康养俊秀的地域气质和体育文化,继续加强赛事的文化建设,扩大赛事覆盖项目和参赛范围,不断提高已有品牌系列赛的办赛规格和品质、拓展系列赛的社会价值和赛事影响力,形成商洛本土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趋势。引进培育精品休闲赛事,创新打造“火爆”主场和街头赛事,着力发展新兴时尚赛事,实现自主品牌赛事、全民健身赛事、青少年体育赛事、户外运动赛事、冬季项目赛事、红色体育赛事、县(区)特色赛事和三农创意赛事多点开花的局面。
五、拓展西商融合交流,构建赛事集聚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商洛区位优势,寻求西商跨界合作、资源共享,以带动区域体育赛事品质提升、联动发展。推进建立赛事联办、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协作服务机制,促进西商赛事组织宣传、经费投入、配套设施、赛事企业、医疗安保、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商洛赛事承载能力、资源配置级别、办赛专业水平和赛事服务品质,西商合力申办和引进国际高端体育赛事、培育成熟的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拓宽商洛赛事产业厚度。充分依托西安大都市的赛事承办资源和能力,推进区域体育产业的合作交流,加强区域之间城市的协作,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合力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在联合融合中推动赛事活动快速突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