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落地见实效 民生答卷暖人心
一份提案,承载着群众期盼;一次落实,彰显出为民初心。政协柞水县十届四次会议上,梁红委员在大会做议政发言,并联名王丹、张珊、周友斌等委员提交44号、64号、132号提案,聚焦易地搬迁帮扶“后半篇文章”,道出了群众心声,架起了民意“连心桥”。提案内容接地气、惠民生,从产业就业、物业服务,到教育医疗、养老照护,桩桩件件都直指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为推动提案落地落实,柞水县多部门协同发力,奏响提案办理“协奏曲”,让委员建议从“纸面”走向“地面”,变成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果。
在产业就业帮扶方面,县发改局主动作为,持续安排中央财政衔接资金565万元,实施曹坪窑镇社区秦岭珍稀野山菌精深加工和瓦房口镇马家台村,金星村搬迁安置点供水管网改造2个后续扶持项目。全县先后建成9个产业园、14个社区工厂、4个就业帮扶基地,提供7761个就业岗位,吸纳1366名搬迁群众就业。今年一季度,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2966户5086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2%,有效保障了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稳步增收。
公共服务保障持续强化。县发改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积极指导相关镇办和部门推进多个民生工程:小岭镇黄金移民小区建成红白理事房、摩托车充电车棚,完成供水管网改造;乾佑街办阳光小区实现安全饮水改造;多个安置点完成消防设施更换、电力改造、污水管网修缮等工程。同时,新建第五幼儿园、改扩建小岭镇李砭村幼儿园,配建23个卫生室覆盖21个集中搬迁安置点,依托原有“农村书屋”或新建社区书屋、阅览室,实现21个安置点全覆盖。6个大中型安置点成立5个便民服务中心,让搬迁群众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更加便捷,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着眼长远发展,柞水县推出多项举措。在6个800人以上安置点设立5个就业服务站、7个物业管理公司,县农业农村部门新增92个易地搬迁公益岗;县移民办及时向县政府申请批复2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育才等12个安置点房屋维修;县发改局积极争取省级2025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第二批资金246万元,用于乾佑阳关街办、亿昇安置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同时省市县联动,共同推动出台安置点房屋大修基金管理和物业补助办法;县公安局发放“居住簿”,县资源局颁发安置点房屋不动产权证,全方位保障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如今,走进柞水县集中搬迁安置小区,放学孩童的欢声笑语、社区工厂的助民增收、便民服务中心的热心服务,交织成搬迁群众幸福和谐的生活乐章。“委员们切中痛点,部门干出亮点”,不仅是对委员提案履职高度肯定,更是对“提案办理贵在落地”的生动诠释。政协委员和县直相关部门联动协作,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民生答卷,让集中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