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社情民意信息“活”起来?
编者按:质量是社情民意信息的生命力,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句口头禅:“一般不反映问题,也不反映一般的问题”,由此可见,如何撰写好一篇高质量、具有参考意义的社情民意信息,还是需要作者颇费思量的。现将《如何让社情民意信息“活”起来?》予以刊发,供学习。
一、观点是灵魂
一篇好的社情民意信息,最关键的是找准“点子”,找不准问题的新切入点,就容易使反映的问题成为老生常谈,缺乏新意,无法引起足够重视。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处处是切入点,时时都有信息。
从约稿中发现。上级部门经常会发一些约稿信息,这些题目是上级部门急需了解的情况,采用率也更高。因此,有自己熟悉的约稿时应尽量抓住。还可以从网络中发现,网络社会信息就在不经意处,观点虽不是我们自己想出的,但却给我们以启示,他山之石,也可以用来攻玉。
其实,不论是从哪个方面选题,都是自己原有知识储备上的一次重新架构,是老经验遇上新问题的碰撞与嫁接。观察百日功,文章一朝成,博观而后约取,厚积才能薄发,只要多留心,勤思考,信息的点子便会越来越广。
二、内容是血肉
反映信息必须要情况真、数据准、说理透、建议实,这样信息才能言之有物。要进行脚踏实地地核实和调研,不明白的还可以向专家求教,以求获得具有参考意义的专业的第一手资料。其间还必须注意时效性,必须快速、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向有关方面反映,以缩短问题“病变”的时间,及时进行解决。
在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以后,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针对问题的根源性原因,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整理,并结合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向党政机关或相关部门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根据解决这个问题的领导层次,是需要国家部委领导关注,还是就是本市、本区的问题来进行整理,提出建议时也需要站在与解决问题领导对话的层次来提,这样起点就高,也更有针对性。
三、文字是皮肤
写社情民意信息不是把观点写出来、把论据罗列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信息的整理、编排工作也同样重要。写社情民意信息首先要根据内容概括提炼出一个醒目的标题,让人通过标题就能对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内容有基本的判断,以便引起重视。
其次,要将所述内容归并,分出层次,尽量避免出现前后重复、上下颠倒的情况。比如一篇信息,提了长短不一的9条建议,但有些内容前面说了后面又提,会显得比较乱,这时就需要进行归纳,该删除的删除,该合并的合并,修改后只保留4条,建议显得既充实又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