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他山之石

擦亮“有事多商量”协商品牌 更好释放专门协商机构效能

发布时间:2024-06-07 17:36 来源: 记者: 作者:山东省政协 阅读: 打印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山东省政协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推动省市县三级政协统一建设“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搭建起全省各级政协深入开展协商、有效贯通上下、相互学习交流的载体,形成擦亮协商品牌的强大合力,有力提升了政协协商工作质效。

一、坚持高起点谋划部署,做优顶层设计。突出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坚持省市县三级政协共创共建共享,发挥政协制度整体优势,推动高质量常态化开展协商活动。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将协商平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出台省政协协商工作规则,制定指导意见,召开片区座谈会,明确协商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强化联动配合,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明确主要任务。制定“有场所、有标识、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的“六有”标准,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协商平台实体场所建设。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建设省市县三级政协共用的线上协商平台,完善模块设置,做优场景应用,实现平台建设线下线上同步开展、双向奔赴。三是抓牢关键环节。督促指导市县政协推动党委会同政府、政协联合制定印发年度协商工作计划,提高协商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建立应用型智库,聘请专家学者,为协商议政提供智力支撑。落实“走在前”要求,适当增加协商频次,规定除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外,其他重要协商活动省市政协一般每年举办8次、县级政协一般每年举办6次。明确重要协商活动由政协主席主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参加1次。四是扩大品牌影响。设计“有事多商量”品牌标识,统一在省市县三级政协重要协商活动中集中展示,提升协商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开设“有事多商量”协商专栏,开展协商活动典型案例评选,广视角、多形式宣传推介各地协商实践,形成比学赶超生动局面。

二、坚持高质量示范引领,提升协商质效。把协商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坚持“政协出品,必是精品”工作标准,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升,努力在强化“专”的水平、突出“商”的质量上下功夫,为市县政协树标杆、做示范。一是完善协商议政格局。借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做法,创设常态化融合履职载体“月度协商会”,逐步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月度协商会为重点、以协商座谈会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两年来,聚焦“三个走在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组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5次,围绕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举办月度协商会17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七网”建设等召开了专项民主监督协商会。二是做足协商准备。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完善重要协商活动调研主席会议成员牵头负责制,推行“一线工作法”,提升调研广度深度效度。每次协商前,依托线上协商平台开设“主题议政”、开通“民声连线”、发布协商活动预告,广泛开展网上调查和资政建言,扩大协商覆盖面和影响力。两年来,线上协商平台访问量累计突破1000万人次,收到对策建议10万多条。三是浓厚协商氛围。优化协商活动组织,坚持主题发言与部门回应相结合、预约发言与即席发言相结合、现场交流与远程互动相结合,鼓励观点充分表达、意见交流交锋,营造“问、答、辩”环环相扣,有来有往、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协商氛围。四是推动成果运用。及时形成建议案、协商情况报告等成果报送省委、省政府,健全协商成果跟踪落实机制,构建完整工作闭环。两年来向省委、省政府报送建议案5份、协商情况报告17份、政协信息55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肯定50多次,很多意见建议被吸纳到相关政策文件和具体措施中,《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等中央媒体刊发相关协商报道100余篇。

三、坚持高标准联系指导,推动整体发力。根据各市政协协商平台建设的工作基础、不同特点、发展阶段,强化针对性联系指导,引导他们在“有事多商量”总体框架下,因地制宜搭平台、提质效、促延伸、树品牌,推动形成多点开花、齐头并进、春色满园的良好态势。比如,济南市政协融入线上平台建设,创建“码上商量”,各界群众访问量超过300万次,让委员和群众亲身感受到“指尖上的协商民主”。依托“鲁力同心”宣传平台,联合20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形成全媒体矩阵,对“商量”过程全程记录、全方位播发,持续扩大协商品牌影响。德州市政协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要求,推动协商平台沉下去、为民理念落下去、政协委员走下去,搭建市县乡三级共建共享的“有事多商量·协商面对面”平台,努力把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日照市政协推动把打造“有事多商量·阳光协商”工作品牌列入市委工作要点和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计划,落实平台共建、品牌共育、履职共推、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推进机制,面对面指导平台搭建,推动“有事多商量”协商平台建设全面铺开。泰安市政协借鉴“月度协商会”做法,打造“双月专题协商会”平台,举办的“推动校城融合”专题协商会,邀请市委书记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面对面协商,在互动中回应、在回应中商讨、在商讨中聚识,为校城、校企共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分享: